五官各有所司。住在口腔裡,每天靈活轉動的舌頭是品嚐和玩弄滋味的高手---如果生活中少了舌頭負責認真的對待,口慾的滿足和創意料理的呈現將大打折扣。

      進入E世代,外食族火速成長。在外「覓食」成了人們賺錢工作外的另一項重要工作。街上餐館林立,如何取捨?冒險「以身試吃」是一法:運氣好的時候,獲得「當值」或「超值」的回饋,聖心大悅,沾沾自喜;假若不幸,等同花錢去買難吃和不爽。以為萬全之策是向朋友打聽,收集訊息以為覓食參考。我們於是看見:假借"別人的舌頭"去吃飯的人羣越來越普遍和流行。社交網站FB上充斥著大量餐飲照片和宣傳介紹文字,便是強而有力的印証。

      每到吃飯時間,好多人忙著滑動智能手機,去網上搜尋別人「口」中的「五星級」餐廳;點著別人「口」中的佳餚-----好吃與否不是自己的舌頭給出的答案,而是住在耳朵裡的舌頭「聽」來的味道。

      我不能免俗地常常"聽味"尋店,但當我出動自己口腔中的舌頭去辨味的時候,發現很多時候「聽來的味道」和「舌尖上的味道」往往有著不小的差距。

      當人類一向標榜"靈活的"「三寸不爛之舌」搬了家,由會"生津"和"生花"的口腔移居小小的耳朵眼裡去之後,本乎「用進廢退」理論,長久不行使"自主權"的味覺日趨遲鈍,「神舌」逐漸淪爲「笨舌」-------

      等到有一天,我們用自己的舌頭真的品不出五味,也說不出感覺的時候,人生豈不是會有一片以「空白」收場呢?舌頭搬家了,大事不妙啊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nnhs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